平安普惠维C行动,防范金融风险——谨防虚假伪冒网站APP

贷款 中华网

由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组织,2020年全国银行业保险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业已启动。今年的活动旨在“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助力疫情防控”。 自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消费者对线上渠道的使用意愿有了明显的增长。APP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无法脱离的一部分,渗透至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因此在疫情期间,更需要警惕假冒APP的金融骗局,防止个人资产的流失。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有部分平台戴着“普惠金融”的假面行掠夺诈骗之实,这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9年假冒借贷APP电信诈骗分析报告》统计,2019年9月起,假冒借贷APP骗局呈直线高发趋势,在10月其增长率甚至上升至223%。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互联网金融仿冒APP有2801个,累计下载量3343.7万次。在假冒、山寨APP的背后,高仿APP的制作逐步形成了一条隐秘的产业链。由于部分假冒APP的图标、名称、甚至用户体验都与正版APP的相似度很高,让不少用户难以识别。

近期,平安普惠陆续接到消费者反馈自己遭遇到的网络上伪冒诈骗事件,总结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 用户通过收到的提额短信、诱导下载链接,下载了伪冒APP,在APP中会继续诱导客户通过缴纳工本费、保证金等方式骗取钱财,这类便属于“钓鱼APP”;

2. 其名称、图标虽不完全与正版APP相同,但极其相似,这些APP通过发送广告、收集用户隐私的方式赚取广告费以及用户数据;

3. 在搜索引擎出现伪冒网站,诸如标题为“普惠金融-欢迎咨询”、“金融普惠-平安客服电话”等。

据了解,如果APP要上架主流应用商店,需要有软件著作权以及遵守不违反应用商店的相应规则,因此导致了“钓鱼”APP基本无法在应用商店上架,只能通过电信诈骗发送链接的方式让用户下载。其实,登录正版平安普惠APP即可发现,在首次安装打开后就会弹出“关于谨防欺诈敬告客户书”,其官网地址则应该是www.ph.com.cn。广大客户需仔细核实可疑网站、APP、短信的真实性,对任何声称可以通过提前支付费用来获取借款或提高借款额度的行为,都不要轻信;在下载APP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官方平台,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供应商、链接以及二维码下载安装软件。平安普惠提醒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贷款时,谨记以下顺口溜,防止被骗:

短信链接辨真假,

病毒木马盗信息;

网络平台辨真假,

认准知名大平台。

平安普惠 “防诈骗小课堂”短视频截图

任汇川辞任中国平安集团执行董事

平安普惠多维度推动消费者赋能 助力小微信贷发展

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诚心促生产,奉献助平安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承兑)。

在绿色低碳的新赛道中,浦发信用卡发力优势资源,创新绿色主题产品,深挖金融服务潜力,助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聚焦新能源,降低交通出行碳排放,是浦发信用卡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方式。
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现象,严重威胁用户隐私和权益。经过多轮技术检测和专家组评审,“浦大喜奔”APP最终顺利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安全认证。
平安银行信用卡“新市民十大金融服务承诺”通过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基础金融服务,为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如果您想独立进行微信支付账户人工解冻,那么需要您先登陆自己的微信账号之后才能进行解冻操作。只要了解了今天关于微信支付账户人工解冻的相关内容,相信您一定可以遇事不慌。
Brian J. Hoskins爵士教授和John Michael Wallace教授共同获得资源、能源、环境和社会基础设施领域的奖项 Ronald M. Evans教授获得医药科学领域的奖项 东京--(美国商业资讯)--日本奖基金会(Th…
  • 公司
  • 3小时前
  • 文传商讯
近年来,随着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和电子交易的普及,在使广大用户的消费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能够更精准地选择作案目标,致使欺诈犯罪的成本变低。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欺诈手段不断更新换代,欺诈活动日益猖獗,不法分子日渐呈现出高度职业化…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多条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之后,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顺应居民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的趋势,加大消费信贷供给,助力释放消费需求。 作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哈银消费金融,在加大金融供给、服务居民消费的同时,还积极…
针对市场中假冒微众银行“微粒贷”注册商标进行不法活动的违法行为,微众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及合作伙伴,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打击,2023年全年累计打击下架超过100个虚假APP。同时,微粒贷团队也加强多方合作,就反诈宣教展开全年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展开…
随着个人征信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打着“征信修复”幌子的诈骗行为也日益增多。广发信用卡中心特别提示,所有规范征信业务、征信机构的相关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无“征信修复”概念,任何提供所谓“征信修复”并借此敛财的均为诈骗行为,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