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近年来,各种APP应用的普及让人们生活更便捷,越来越多的城市公交、地铁支持二维码乘车,人们渐渐开始使用手机代替传统IC公交卡,“码”上实现智慧出行已成为现实。
作为国内头部金融科技集团,苏宁金融力求打造新一代支付方式,在出行领域动作频频,从“大本营”江苏省到“魔都”上海,从推出“最低1分钱乘车”到“南京地铁免费坐”,智慧出行布局持续扩张,移动支付优惠空前,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金融力量。
覆盖长三角10城 智慧出行版图不断拓宽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举足轻重,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最近几年,苏宁金融紧抓发展机遇,陆续在苏州、无锡、常州、徐州、镇江、盐城、泰州、连云港、南京、上海等城市上线并开展“最低1分钱”乘公交地铁活动。市民刷手机就可以乘车,免去余额充值、购票找零的烦恼,实现“实惠+智慧“出行。
当然,苏宁金融的“野心”不止于此。今年十一月起,苏宁金融特重磅推出了“南京地铁免费坐”活动,出行风暴席卷南京城。恰逢双十一狂欢,苏宁金融提出“金融让你AI上购”的主题,除了“购物狂欢”,更涉及全场景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智慧出行”就是其中的一步大棋。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用苏宁金融APP南京地铁免费坐”活动累计发放免单红包已达220万个。从“1分钱”到“免费坐”,苏宁金融用行动践行了“全场景 更普惠”的服务理念。
除了地铁公交,苏宁金融还携手停简单、通行宝等企业,为市民提供日常生活多种交通出行及配套服务,智能停车、高速公路ETC等多个出行场景都能使用苏宁支付,打造“综合性出行服务平台”。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智能手机改造大众生活的时代,那么未来十年或许将轮到智慧出行。智慧出行方式是大势所趋,正逐渐成为日常标配。苏宁金融“勇追浪潮”,将继续拓展长三角及全国范围内移动支付合作项目,加码智慧出行版图。
“一键”支付 金融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一部手机,打开APP,一键扫码,智慧出行“说走就走”。但现在要求更高了,不仅要快,还要更优惠、更安全,才能成功抓住消费者的“心”。而“出行服务”的背后,离不开苏宁金融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
一直以来,苏宁金融持续深耕数据风控、金融AI、区块链、物联网、金融云、生物特征识别为基础的六大核心技术,并把最新技术应用于整体解决方案中,“一键”移动支付,让生活更美好。
据苏宁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其研发的离线二维码支付技术解决了进出站闸机、手机离线无信号的支付问题,可以让用户实现“无感乘车”,用富有科技感的新工具推动用户的支付体验的智慧升级。
而未来智慧城市的构建,关键要素必然包括智慧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打造一个城市印象的第一窗口,苏宁金融希望用新的技术工具,不仅给用户带来更立体、更完善的出行体验,也通过提升交通出行效率,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助力。
除了出行领域,苏宁金融的布局“遍地开花”。从消费购物、娱乐充值、手机充值、党团费缴纳、生活缴费到电影购票、火车票预订、信用卡申请和还款,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支付场景,均能方便、快捷地使用苏宁支付。
“科技改变生活。”凭借强大的金融科技和全场景优势,苏宁金融在智慧出行等多领域里下足功夫,让用户和企业实现双赢。立足长三角,展望全国,苏宁金融将秉承“科技使金融更简单”的使命,从扫码乘车支付方式的改变,到联合内外部生态将产品、技术、运营、商业等一整套智慧出行系统性解决方案输出,让更多人首选智慧出行,加速城市进入“智慧时代”。
✽本文资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或采购等决策建议。
推荐阅读:
喜迎苏宁30周年司庆,苏宁金融旗下苏宁支付携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光大等20余家银行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用苏宁支付购买指定商品享至高24期免息再享分期立减的优惠活动。
即日起至12月31日,苏宁任性付“双旦”活动狂欢进行时,免费抽2020元任性付红包,12期免息券、200元品类立减券等好券天天领,超值优惠购,分期欢乐多。
银盛支付凭借出色的金融创新能力和强劲的综合实力,斩获“杰出金融科技创新奖”、“杰出标杆企业奖”两项大奖。银盛支付借助金融科技的势能,积极拓展支付+应用服务,为B端用户带来高效的解决方案服务。
截至2020年末,平安累计向实体经济投入保险资金超1万亿元,覆盖能源、港口等重要基建项目。截至三季度,平安银行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达3.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
作为中国厨电龙头企业,疫情之下,华帝坚持从品牌端、产品端、渠道端全面发力,通过超前布局,在三季度成功破解厨电行业经营困局,实现营收增长,就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强大逆商。
银盛支付表示,此次获奖是对银盛支付一直以来积极促进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的认可和褒奖。
近日,天马科技(603668)旗下全资子公司福建天马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马食品”)与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全食品”)达成合作,双方将在原料供应等方面进行深度的业务合作。